硬质合金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2021年行业市场规模为282.05亿元


据GlobaI Info Research的市场调研报告《2022年全球市场硬质合金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研究全球市场、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硬质合金的销量、销售收入等,同时也重点分析全球范围内主要厂商(品牌)竞争态势,硬质合金销量、价格、收入和市场份额等。

  据GlobaI Info Research的市场调研报告《2022年全球市场硬质合金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研究全球市场、主要地区和主要国家硬质合金的销量、销售收入等,同时也重点分析全球范围内主要厂商(品牌)竞争态势,硬质合金销量、价格、收入和市场份额等。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又被誉为“工业牙齿”,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刀具、钴具和耐磨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工具、电子通讯、建筑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下游产业及国内外对于硬质合金的需求不断提升。而随着下业硬质合金需求不断增长,使得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为215亿元。2021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为282.05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游客户对硬质合金产品的性能及精度要求持续提升;以及行业下游应用不断拓宽,使得行业需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不断提高核心工艺水平并致力于新品开发及应用领域的开拓,才能保持核心竞争优势,从而使得行业的技术属性不断凸显,导致对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形成了较高的研发与技术壁垒。在此环境下,行业内具有研发优势的企业持续拓展如新能源、消费电子、半导体等终端应用领域,抢占市场发展先机。

  近年来受益于下游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的增加,我国硬质合金需求有所增长,导致行业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目前我国已成为硬质合金产量最大的国家。数据显示,根据中国钨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硬质合金产能为5.5万吨,产量为4.1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40%。2021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产量增长至5.1万吨。

  近年来我国硬质合金需求量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硬质合金需求量约为4.12万吨,较2018年同比上涨20.12%。估计2021年我国硬质合金需求量增长到5.1万吨左右。

  目前我国硬质合金市场需求仍主要集中在切削刀具、地质矿山工具领域。数据显示,2021年在我国硬质合金市场需求结构中,切削刀具占比最大,占比31.45%;其次为地质矿山工具,占比为24.74%。

  目前我国国内硬质合金市场供给充足。在进出口方面,相关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硬质合金产品出口量为3190.3吨,进口量为1285.8吨。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硬质合金为651.1吨,进口量为334.8吨。

  虽然我国硬质合金产量市场规模较大,但是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从进出口金额来看,虽然在数量方面,出口要高于进口,但出口金额却低于进口金额。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硬质合金进口金额为1.5亿美元,而出口金额为0.6亿美元。

  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硬质合金进口产品平均单价增长12.68%至48.25万美元/吨,出口平均单价同比增长12.29%至8.04万美元/吨,进口平均单价是出口的约6倍。可见说明了进口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也由此说明了,我国国产替代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随着我国硬质合金技术提升,将更多地输出高端的硬质合金产品,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