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加工解决方案


钛合金材料具有诸多优缺点,而其缺点包括硬度高、塑性低、导热系数低、弹性变形大、弹性模量低等。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飞机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其次为火箭、导弹和高速飞机的结构件,另外在医疗领域,还用于人体骨骼植入等。因其精度要求高,且加工难度大,对加工刀具有较高的要求。

钛合金加工过程,导热系数小定会使材料的切削温度过高;比热小定会使材料的局部温升过快,进而降低刀具的使用寿命;弹性模量低定会加剧材料表面的加工回弹,进而导致刀具磨损或者崩刃;高温环境里,化学活性强定会加剧其与氮、氢、氧间的化学作用,进而增加机械加工的难度。此外,钛合金加工过程,切削条件、刀具材料、切削加工时间均会对切削加工的综合效率造成影响,因此钛合金材料切削加工过程,必须对相关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钛合金材料的机械加工工艺种类繁多,比如电火花加工、铣削、车削、磨削、钻削、攻丝等。钛合金材料的机械加工过程,刀具材料、切削液、加工工艺参数、刀具几何参数均属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切削液

钛合金材料的切削加工过程,切削液的使用既能降低刀刃的热量,也能冲走切屑,进而实现切削力的降低,可见切削液的使用必须合理,如此方能实现零件加工表面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的改善。目前,常用的切削液包括非水溶性油质溶液、水基可溶性油质溶液、水或碱性水溶液三种。

2.刀具材料

钛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塑性低、导热系数低的缺点,因此加工过程势必表现出切削温度高、切削力度大的特点,进而加剧刀具的磨损以及降低刀具的使用寿命,可见所选刀具材料必须具有耐磨性高、硬性强的特点。目前,常用的刀具材料包括高速钢牌号、硬质合金牌号、涂层刀具(抗粘结性能强、抗氧化性能强、耐磨性好等)、立方氮化硼刀具(热硬性高、硬度高等)、聚晶金刚石刀具(硬度高、耐磨性高、导热性高、摩擦系数低等)五种。

3.刀具的几何参数

钛合金材料的粗加工过程,尽量选用前/后角小、刚性高的刀具,比如钛合金TC4的粗加工,前角取0~3°。钛合金材料的精加工过程,尽量选用刀刃较锋利、刀齿较密、前/后角以及螺旋角偏大、刀刃负倒棱小或者无倒棱的刀具,比如钛合金TC4的精加工,前角取8~15°。若选用镗刀或者圆车刀加工钛合金,前/后角分别取10~15°、8~14°,刀尖圆弧半径取0.2~0.6mm;若选用螺纹车刀,前/后角分别取0°、10°;若选用成型车刀,前/后角分别取5°、10°。钻头的设计必须满足排屑流畅性的要求,即螺旋角取25~30°、就钻头螺旋槽进行抛光处理、钻芯厚度取1/4钻头直径;根据实情就横刃进行修磨,以确保钻头的强度以及定心作用更好,此外钻头顶角取135~140°、钻头后角取12~15°,以增加切削的宽度以及厚度。铣刀的设计必须满足钛合金的切削要求。就立铣刀而言,前/后角分别取6~8°、6~12°,螺旋角取35~40°(前段取3°),而刀尖圆弧半径取0.5~0.6mm。攻丝的切削环境往往保持着半封闭状态,因此切削液顺利流至切削区的难度较大,且润滑以及散热效果较差,外加钛合金仅有较小的弹性模量,如此极易引起丝锥扭断或者崩齿。针对该情况,优化攻丝的几何参数尤其重要,即切削锥部分后角取6~12°,前角取7~10°,切削锥角取5~7°30′,校正齿型面铲后角取1°。铰刀的设计必须符合钛合金弹性模量较小的特性,即铰刀的前/后角分别取3~5°、10°,切削刃宽度取0.15mm。

4.钛合金材料的切削加工工艺参数

针对断续切削以及连续切削的情况,设置合适的车削工艺参数。

切削加工钛合金应从降低切削温度和减少粘结两方面出发,选用红硬性好、抗弯强度高、导热性能好、与钛合金亲和性差的刀具材料,由于高速钢的耐热性差,因此应尽量采用硬质合金制作的刀具。

铼因精工针对此类产品研发了超级硬质合金刀具,通过添加稀贵金属,细化硬质合金刀具材料晶粒,相比普通的硬质合金刀具,增强了刀具的红硬性及耐磨性,能有效提高使用寿命及加工效率。

 

上一页

上一页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相关产品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